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超过2300万个,“十三五”期间跃居全球第一位

阅读:7504 2021-09-13 11:27:56 来源:热事快讯

十三五期间 国家顶级域名跃居全球第一

 

记者从大会了解到,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6%,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7.7%。五年间,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网民规模从2016年的6.88亿增至2020年的9.4亿,互联网普及率从50.3%增至67.0%,超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超过2300万个,“十三五”期间跃居全球第一位,IPv6规模化部署提速,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数字经济的根基作用更加凸显。

 

面向“新基建”构建了多标识解析与安全防护产品体系,成为行业新标杆

 

本次大会发布了“网域”解析系列产品3.0、“网域”监控防护系列产品3.0两个技术产品。产品在DNS解析服务高性能、低时延、内生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专有自主技术体系,在多标识解析、监测防护、流量精准调度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网域”DNS系列产品3.0涵盖了解析、监控防护两个系列的四款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面向“新基建”构建了多标识解析与安全防护产品体系,支撑5G、工业互联网、全球物联网的快速稳定发展,成为行业新标杆

 

大会发布两大技术平台保障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可管可控、安全可信

 

本次大会正式上线发布“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二期”。据悉,“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一期”已于2018年9月20日在京正式上线发布。经过一期和二期工程的持续研发与建设,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已初步形成涵盖数据采集、清洗、汇聚、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等环节在内的全链条大数据技术能力,数据采集指标包括38个大类74个小类,分钟级的数据采集和探测次数达到万级。

 

“网域链”——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服务(实验)平台由CNNIC牵头,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网络中心、中山大学、中国电信、湖南超算中心、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建设。平台基于语义智能合约描述、跨链交互、身份认证、自适应共识等底层技术,以域名滥用治理共治共享为出发点,旨在构建能支撑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多方共治应用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满足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服务及其应用生态需求。

除此之外,本次大会还发布了多项研究报告、研究成果,以及一项国家域名注册服务管理机构评选等十一项优秀成果。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